新年新气象!环境设计专业教材建设工作火速启动!
新一年,新气象!2025年1月3日,福建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梁青老师组织了2025年环境设计专业教材建设交流会,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创意与传播系环境设计专业教师跨校参与了交流,会议邀请到厦门大学出版社相关专家给予了专业的建设意见。希望以福建省环境设计系列教材建设为契机,充分调动两院教师们对教材编写的积极性,推动环境设计专业高质量教材的出版。环艺系党支部组织委员李海洲老师,宣传委员林韬老师一同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梁青老师主持。
梁青老师首先对厦门大学出版社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教材申报选题、教材编写、教材出版的全过程都能给予老师们帮扶指导,对于冲刺“十五五”专业教材建设提出了时间规划的长远目标。
厦门大学出版社教材事业部主任张佐群和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他指出,福建省环境设计专业教材的建设具有非常好的基础,创新和应用的教学案例成果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成熟一本出一本的原则,张主任期待通过教材平台建设加强福建省内各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系列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不断扩大教材的使用面。
交流中,教师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分享了对数字化教材、自身经验及教材编写的看法。
林舜美老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希望了解在项目立项之后,主编或负责人应如何进行周密的规划,以确保教材能够顺利出版。
宋子樱老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希望深入了解如何在教材建设中兼顾学术性与实用性,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叶昱老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认为教材的时效性至关重要,设计类教材应紧跟行业动态,以保持其有效性。
林韬老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觉得教材的编写需要长期的教学积累,期待在这一建设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帮助环艺系提升教材建设的质量。
李海洲老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觉得确保每本教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视角,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材的整体质量。
黄志星老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觉得手绘效果图类别的教材以图为主,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
李薇老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觉得数字化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在实际设计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厦门大学出版社编辑马苏卓从教材编排和版式的角度给予了编写建议答疑,营销事业部胡欢希望与老师们加强联系,共同做好教材编写的推进工作。
2024年5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第十四届教师专业国际峰会时提出,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知识创新加速推进,给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要高度关注并公平合理地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创新要素赋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品质,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教育领域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深刻地影响着知识的传播方式与人才的培养质量。“十四五”规划以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始终把数字教材建设作为重要规划目标,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和面对新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更迭,同时,教材建设中的思政教育、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等是环境设计教材建设的重点,做好积极正面的文化传播。本次交流会继续深入讨论了新教材的建设内容和实现的可行性,极大地鼓励了老师们加入教材建设的队伍中来,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所学院的教师在福建省环境设计系列教材中有更多的收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