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制造大讲堂”第六讲——用科技力量塑造新农人的职业形象

发布时间:2024-12-03 16:42:42 李若冰 李奇 杨亮亮

11月23日上午,学校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高峰到校作专题报告,党委副书记、校长吴炳科出席,党委委员、副校长赵骏新主持,在家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400余人参加讲座。

高峰作专题报告

高峰围绕“可上九天揽月,可下大地种田——用科技力量塑造新农人的职业形象”这一主题介绍了当前农机动力平台在电动化、智能化与共享化趋势下的发展趋势。他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丘陵山地和果园等特殊应用场景对农机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反复探索、研究和攻坚后团队成功研发了拱腰式田间作业机器人动力平台,这一创新成果为解决丘陵山地动力机械的姿态调控、高机动性、高稳定性及高通过性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高峰详细介绍了拱腰式移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特点。该机器人采用仿脚踝弓腰式行走机构,具备灵活的自然随动及主控跟进地面仿形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土壤条件进行自适应调整。同时,它还拥有姿态智能调控能力,可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作业。此外,机器人还支持油动、电动或混动等多种动力模式,并可根据不同马力段进行模块化重构,极大满足了多样化应用场景的需求。高峰表示,这是跨界团队与传统农机优势力量融合的成果。

在分享团队的创新和成果时,高峰展示了拱腰式移动机器人在田间测试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贴地行走模式到正三角形稳定结构,再到“机械自然随动+主动控制跟进”的姿态调控和仿形逻辑,机器人在各个环节均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高峰表示,此次报告旨在分享团队在农机动力装备领域的创新成果,同时也希望与学校师生共同探讨农业装备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他鼓励在场的学生积极投身农业科技事业,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题报告现场

报告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高峰教授的专题报告不仅让他们了解了当前农业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也激发了他们对农业装备智能化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此次专题报告不仅展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为推动农业科技事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陈晓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制造大讲堂”第六讲——用科技力量塑造新农人的职业形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