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活动】传承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全力冲刺“双高”验收

2024-02-05 17:46:42

2024年1月31日,机电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全力冲刺“双高”验收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由支部委员胡银全同志主持,支部全体成员参加。

胡银全同志首先简要介绍了会议主题及会议流程,随后周进同志、邵明辉同志、周桂源同志带领全体党员进行学习。

1
党员领学

周进

周进同志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指出,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九个问题。习近平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强调,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改革阻断腐败滋生蔓延。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习近平指出,要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习近平强调,要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邵明辉

邵明辉同志领学《<求是>2024年第2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文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就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起来有以下12个方面。第一,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第二,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第三,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第四,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第五,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第六,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第七,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第八,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第九,必须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第十,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第十一,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第十二,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


周桂源

周桂源同志领学《重庆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学习全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要求,总结回顾市委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审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实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意见》,全面部署我市深化机构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园区开发区、政企分离改革攻坚,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盘活,为现代化建设破难题、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为全国改革作出更大贡献,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2
心得分享

陆玉姣

陆玉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经过40年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不同职业院校,沉淀出不同的办学特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进质量时代的当下,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建设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新人,已成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第一,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石。有些职业院校的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基础太差无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不是选择什么样的学生来教育,而是给予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什么样的教育。通俗地说,就是要“因材施教、因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施教”,这是进行职教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一点,方能解教师怨“教”、学生怨“学”之困。这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要从学术型教育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正确理解和评价职校学生,并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服务新经济。

第二,正确处理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师生间的关系,是全面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的活力之源。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传授知识的平衡体系被打破,新的师生之间双向知识的互导体系正在建立。作为职业院校教师,除了主动适应之外,还必须深入行业企业,熟悉新经济催生的新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知识系统,主动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增强自己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建立起“平等、互信、互通、互进”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职业成长快乐,这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活力之源。

第三,制定适合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全面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的纲领。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职业教育的质量。因此,作为地方区域经济人力资源供给侧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意见,科学制定适合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推进地方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施工蓝图。

同时,建立并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第四,做好“双师型”师资供给侧文章,培养好队伍,是全面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的人力保障。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者,其水准高低直接关乎教学质量高低。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备职业岗位“师傅”和教育岗位“老师”的双重身份。可以走出去,让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参与到企业生产和研发实践中去,提高自身的职业岗位技能,带回学校,释放在课堂;请进来,把企业工匠请进课堂,言传身教,把工匠文化和企业文化渗透在岗位中;还可以企业工匠和教师多层次全方位互动,形成合力上的“双师”,让职业教育扎根在学校的土壤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第五,用“工匠精神”润泽职业院校学生,是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的灵魂。

自2016年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正式开启,其内涵在于敬业、专注、协作、精益和创新,是职业精神的深层次体现。职业院校是培育准“工匠”之所,能否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工匠”,关键要有滋养工匠精神的人文土壤,这就需要深化改革,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推动落实。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把握各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制定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考核评价导向机制,注重用工匠精神引领校风、学风;其次,发挥“第二课堂”的文化引领作用,组织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大国工匠”进校园,现身说法,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召激励“准工匠”;再其次,锤炼出具有工匠精神特质的师资队伍,推行现代学徒制,言传身教做垂范;最后,用企业文化装点校园,让企业文化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发挥染缸的作用,让工匠精神于无形无声之态生根发芽。


梁燕

梁燕: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取得了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发力,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发展。

当今世界没有其他哪个政党、哪个国家能够像我们这样大规模、大力度、坚持不懈惩治腐败。高度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的显著优势,也是引领时代的制胜之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我们党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始终赢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王晶晶

王晶晶: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根本遵循。腐败最容易颠覆政权,反腐败需要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葆有清醒认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深入持久的自我革命。

3
缴纳党费

图片1.png


责任编辑:朱永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4年1月31日,机电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全力冲刺“双高”验收主题党日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