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海洋通信实验室成功参加IMT-2030 (6G)推进组信道测量与建模任务组第七次会议
2024年10月30日,IMT-2030 (6G)推进组信道测量与建模任务组第七次会议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行。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6G信道研究与标准化工作,并为在2024年全球6G发展大会发布第三版研究报告做好准备。海洋通信实验室代表浙江海洋大学,作为12个提案单位之一,提交了《海上阴影效应大尺度研究》和《海上无线通信中阴影效应的小尺度信道特性》两项研究提案。
会议的参会单位包括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顶尖高校,及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是6G信道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海洋通信实验室依托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的强大组织优势,在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
信道测量与建模任务组合照
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双带头人”工作室始终强调党建引领科研创新,推动教育服务与学术交流的深度融合。在此次会议中,海洋通信实验室的硕士研究生徐贝柠和张硕分别汇报了《海上阴影效应大尺度研究》和《海上无线通信中阴影效应的小尺度信道特性》的研究成果。本次汇报的研究成果均为教工第一党支部的科研老师指导海洋通信实验室的研究生完成,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在引领人才和教育服务体系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海洋通信实验室在此次会议上提交的研究成果,展示了科技赋能在学术研究中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海上无线信道的阴影效应研究,涵盖了大尺度与小尺度信道特性,对于未来海洋通信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为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双带头人”工作室的重要成员,实验室的科研教师始终致力于将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密切关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与海洋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动向,推动6G通信技术在海洋环境下的创新研究。
徐贝柠汇报《海上阴影效应大尺度研究》
张硕汇报《海上阴影效应小尺度信道特性》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学生个人努力的结晶,同时也是“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成功体现。工作室结合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主动走出去,深入促进海洋通信实验室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协调融合,发挥各自优势,让科研成果在教学与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转化与应用。“双带头人”工作室以党建联建作为“支撑点”,实现科技创新与教育服务、实践育人三者同频共振。
在此次会议中,杨堃教授和海洋通信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与支部的引领作用密切相关。“双带头人”工作室始终注重将科研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相结合,通过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推进高质量党建工作,确保了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的一致性。工作室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积极推动学生在科研创新中的成长,并将党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
未来,海洋通信实验室将继续依托“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推动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和党建联建的有机结合,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6G通信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