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科研铸魂,助力龙江现代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5 12:08:19

一、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向北开放国家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服务现代农业办学方向,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统一安排,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农业装备学院以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为契机,通过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实现新时代科技创新和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农业装备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努力使党建工作质量和科研成果产出实现双促进、双提升,不仅有助于提升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促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同时助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做法及成效

1.加强思想引领,凝聚科研共识

一是创新“日、周、月、季、年五点连线”的党员教育模式,即理论知识“日日学”、微党课“周周上”、学习交流“月月谈”、政治理论“季季讲”、志愿服务“年年帮”,不断开展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等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为三农”党员示范活动,切实提高全体党员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服务三农意识;二是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示范推动作用,建立党员“传帮带”工作机制,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全方位带,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三是强化“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理念,通过组织“牵线”、党员“登台”、业务“唱戏”,结合我省农机具科研工作实际,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分院的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助力龙江农业振兴。

2.强化组织保障,汇聚团队力量

一是结合省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科研理念,组建科研团队,从科研规划、科研方向、科研选题、科研目标等入手,对标“四个面向”要求,针对影响农业产量和质量的“卡脖子”问题,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组织攻关;二是依托国家双高重点专业群建设任务,有力推动教育教学及服务“三农”工作顺利开展。双高建设期间,校企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达到20余项,横向课题研究经费到款额达到500余万元,为学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校企合作开发新形态教材30部,开发水稻、玉米和大豆全程机械化特色教材3部,建成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形成了一批质量高成效好的标志性成果;三是组织“党员先锋队”“专家服务团”“社会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等致力于服务龙江发展、助推乡村振兴。16名党员组建“专家服务团”和 “青年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为王岗镇及周边持续开展代耕作业服务14万亩。组建“大地利器”社会服务团队,深入到逊克、林甸等6个县开展农机农艺技术服务,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120余项。开展“大地利器三农行”特色社会服务直播,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渠道,覆盖5万人次以上,大大提升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3.加强机制建设,校企深度融合

一是依托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企业发展与学校双高建设同生共长。合作企业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售额从1.2亿元增长到5.7亿元,销售额增长了近5倍,帮扶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瓶颈32项,助力企业获得专利57项,帮助企业建设国内首条200马力以上拖拉机生产线,企业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助力企业成长为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校企在共同体内设立专项培育项目推进机制,协同行业龙头企业和双一流高校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实施“专项培育重点支持”制度,催生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促成了智能电驱播种装备“农工良耨”、除草机器人“农工良耧”等项目的培育、转化和推广,助力了企业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激发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活力。

222

产教融合共同体签约仪式现场

4.打造智能农机,筑牢丰收基石

一是农业装备学院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分院与黑龙江贝克锐斯农机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免耕播种机系列,仅2023年首次投放市场就实现销售收入600多万,该公司也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驱动圆盘犁实现销售收入165多万;二是分院坚持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致力打造完全自主化的智能农机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绿色除草机器人已经进入推广阶段。教育部长怀进鹏对我院进行走访调研时,参观了智能除草机器人,对学院的自主研发能力及致力于黑土地保护的理念给予肯定。

333

教育部长怀进鹏参观智能绿色除草机器人

三、启示

1.党建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加强党组织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持续拓展党建工作新局面,不断推动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深耕黑土地保护与农机具研发,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为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党建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和党建工作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种融合将党的先进理念、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同时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建与科研相互促进是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二者相互促进,有助于推动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3.探索建立党建与科研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方法。

设立“党员先锋队”“专家服务团”“社会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等,让教师党员在科研攻关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将党建工作与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环节紧密结合,确保党建工作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

4.注重培养广大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科研素养

广大党员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既能发挥专业优势,又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深深扎根龙江沃土,科技兴农,助力龙江农业振兴,为中国农机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国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实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宋春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农业装备学院以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为契机,通过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实现新时代科技创新和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