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筑”互融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工作法—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工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4-11-19 14:56:09

一、背景起因

  艺术设计系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党员教师10名。坚持以“党性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凝心聚力打造创新型党支部”为主线,以强化设计学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载体,提炼出“四筑”分别是:“党建筑基”、“服务筑梦”、“红色筑育”、“学术筑才”四个维度互融共建,为了探索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工作方法,开展了系列切实有效的主题党日活动。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工作往“实”处去。

  支部充分发挥堡垒作用,探索出一条党性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的红色课程思政之路,取了多项国家设计奖项及荣誉表彰。开展的“系列伟人廉洁思想展”、“讲好中国伟人廉洁故事”等项目,把红色基因引进课堂,通过实践创新与红色文化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020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随后,事迹获得了《学习强国》平台的关注和报道。

二、主要做法

  充分发挥基层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建设立足专业,始终发挥设计学科优势,探索新时代党建工作与教学建设的结合点,在2018年提出“一融双培养三服务 四聚焦”工作方法基础上,2023年深入提炼出“四筑”分别是:“党建筑基”、“服务筑梦”、“红色筑育”、“学术筑才”四个维度互融共建,为了探索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工作方法,开展了系列切实有效的主题党日活动。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工作往“实”处去。

1、党建筑基:在“专业”“铸魂”上出“实”招

       支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支部基出建设,把学习制度建设、阵地建 设贯穿其中,全面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支部党员教师主体作用,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双周学习、师德师风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与成果丰富。例如我们在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学习上,组织视频观 看、资料学习、交流感想的同时,开展融合专业特色的师生设计作品,设计作品荣获各类 设计竞赛奖项多次,并在国内不同城市展出。 

2、“服务筑梦”在社会熏传播上展“实干”

       创建青少年设计教育先导计划。已在全国帮扶北京、双鸭山、齐齐哈尔等10多所学校,让中小学生直接接受大学老师的艺术实践指导。

       努力讲好北工大设计学子故事。支部利用融媒体讲好北工大设计学子故事,人民日报社新媒 体中心合作,创建展示我校设计学生作品创优平台,推送 26 篇,阅读量 167.5 余万,推荐 量 750 万余次。作品获人民日报、央视网、腾讯网等 30 多家转载报道。连续两年获评人民号“优秀高校创作者”。

       积极投入服务北京各项工作。支部教师积极投身北京全面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北京各项工 作,参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绘画作品、北京2022设计评委工作、全国科技工作者、两会、二十大宣传等设计社会宣传活动,并获北京科学技术协会发来感谢信。两会的海报设计作品获人民日报、央视网、腾讯网等各大媒体转载报道。支部教师服务地区建设石景山,主持首钢文 创设计等项目等。支部党日活动围绕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    

      以“红色主题衍生品、红色革命传达设计、红色研学规划”为引领的党日特色主题活动,本硕全程持续深入参与,有效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爱国情怀、担当意识、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红色伟人廉洁思想展

挖掘和凝练伟人廉洁思想价值,宣传先辈的楷模事迹。

红色文化衍生品

以红色文化元素为创作灵感,开发传承红色特色文创产品。

红色文化传达设计

创作相关插画、海报等平面作品或UI、H5等新媒体相关作品。

红色设计人才培养

构建以文化自信和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

红色文化研学规划

围绕红色文化研学、开发创意研学策划、研学体验内容。

表1 红色主题党日特色活动

        举办伟人廉洁思想展。党日主题活动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党日活动与李大钊故居、宋庆龄故居、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方志敏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合作共建,连续举办八届伟人廉洁思想展。其专业教学与思政实践相融合的事迹得到“学习强国”平台的宣传报道,并获学校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精品项目和玉兰新闻奖。

 以数字化方式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党支部活动的“鲜活度”。针对学生,培养有情怀、有作为、有担当的青年学生,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数字传播,弘扬中华传统红色文化和魅力。带领学生共创作600多幅伟人廉洁插画,50多本伟人廉洁绘本;开发李贽、徐光启等10期“伟人廉洁微视频”,上线北京电视台BTV《清风北京》栏目。研究成果获 2022 年“玉兰”新闻奖等多个奖项,学生作品省部级多项、社会媒体应用推广 1000余幅。 

4、“学术筑才”在创新创业创优上显“实”效

       支部紧密围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学校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北京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创新项目、创业团队、创优平台的“三大”建设积极推动提升支部科研创新 能力、创业意识、创优精神,并形成带动作用,希望用高质量科研支撑服务育人实效。 2022 年教师争当模范。省科研项目1 项、校党建研究课题重点立项 1 项,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 1 项、国创 1 项、关于党建论文 2 篇,优秀党员 2 人,教师设计作品获国际国内外近 20 余项、优秀指导教师 2 名、学生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2 项,省级奖项 50 余项。

        党性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围绕红色文化研学、开发创意研学策划、研学体验内容及研学配套衍生品。引领宣教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实现教育、科研、项目文化的日常化。2020年学习强国平台刊载我支部主题教育成果文章等。

       完善工作体系。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和水平,创办支部内部《365里路》党建画册,为院校党建工作提供样板示范。

三、成效启示

   (一)发挥自身专业力量,坚持党性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同步跟进。将党史学习真正融入党日主题学习生活中,既有简单朴素的宣导作用,亦有知识普及作用,让党史学习教育以最直观的方式抵达人心。

   (二)积极探索适合于自身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发展的可能性,发挥支部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科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结合,拓展工作内涵,提升工作水平和实效,释放红色文化的巨大能量。

   (三)推进基层支部创新项目,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对外传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声音。


责任编辑:王雪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建筑基”、“服务筑梦”、“红色筑育”、“学术筑才”四个维度互融共建,为了探索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工作方法,开展了系列切实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