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拉小手,吾辈当自强——“扬才”科技报国宣讲走进厦门市第三十九届中学生政治夏令营 - 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党支部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7月14日至17日,厦门市第三十九届中学生政治夏令营在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翔安校区)举行,来自全市50所学校及闽西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的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市的92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7月15日晚,应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翔安校区)的邀请,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党支部指导老师戴丹妮带领第四党小组成员吴慧玲、吴炫君、陈谊哲、黄子馨、王琪、王振鸿、林雨婷、张煜昊前往夏令营现场,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报国,吾辈当自强”主题分享会。
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吴慧玲作为本场活动主持人,首先向营员们介绍了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计划和扬才先锋党支部的由来,分享了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首任书记罗扬才烈士的感人事迹,号召同学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向“深”扎根,服务国家战略
“科技创新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的吴炫君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扎根科技强国战场》为题,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重返科技战场的心路历程,以及我校郑南峰院士奋战在科研最前线的生动故事。她表示,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实验室,服务国家需要永远排在第一位。她勉励各位营员持续保持好奇心、凝聚团结力、做好奋斗者,未来在科技强国的战场中绽放光彩。
向“强”迈进,建设网络强国
“网络强国建设的成绩背后有何‘密码’?”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扬才先锋党支部第四党小组组长陈谊哲结合自身专业,围绕《从网络大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主题,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他从数字化转型、网络基础建设、教育资源传递、网络安全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在网络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鼓励同学们要在党的坚强引领下,勇担科技强国之使命,谱写青年自强之新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向“史”求索,学习科学家精神
“教材里会有什么样的科学家故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黄子馨手拿中国半导体领域的标准教材——1958年出版的《半导体物理学》,以《书卷留香,字句传情——记教材里的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分享了这本经典教材背后感人的科技生死故事。她分别介绍了谢希德及游佰强两位教授所展现的科学家精神,他们在教育领域不断奋战传承,激励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以实践为教材,以创新为驱动,全力投身科技强国伟业中。她鼓励同学们携手并进,一起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攻坚克难,为国家新百年的科技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青年力量。
三位“小扬才”分享结束后,营员们围绕大学科研实践、课程学习建议、国家科技发展等方面踊跃提问,八位“小扬才”轮番上阵耐心解答,并针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思路等提供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戴丹妮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活动将主题宣讲与交流互动深度融合,搭建起了厦大“扬才”与夏令营中学生“大手拉小手,共筑科技强国梦”的沟通桥梁,帮助营员们进一步增强“科技报国,强国有我”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希望大家能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紧抓科技变革新机遇、聚焦科技攻坚主战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本次活动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小扬才”们结合身边的先进事迹、厦大故事和历史资料,以多样的展演形式,点燃了夏令营中学生们的“科技报国”火种,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身勇担历史使命的信念,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