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聚合力 铸魂育人谱新篇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教学研究部教师第一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5人,支部委员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助教2人,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传帮带”梯队。思政部教师第一党支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基固本,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打造学习教育的“空中课堂”,实现资源共享化、学习适时化、监测动态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丰富主题党日载体和形式,规范组织运行,不断完善党员“教育、管理、考核、创优”制度机制,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推动形成支部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一、党建引领,思政育人
思政部教师第一党支部参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学院党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院-部-支部”三级联动工作体系,推进《学院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支部换届工作方案》,切实抓牢培育环节,精心打造平台载体,全面系统、高质量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大力支持“双带头人”成长发展,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极大推动了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思政部党总支强化党建引领促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设立专项,落实经费保障,强化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主体责任、工作落实的有力举措,积极建立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培养教育、作用发挥、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机制,“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稳步推进中。针对优秀骨干教师的思想实际,党政合力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增强培养教育实效,把教研室主任、优秀骨干教师紧紧吸引和凝聚到党的周围,激发他们对基层党务工作的热情,为思政部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程奠定工作基础。
思政部教师第一党支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和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推进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能力建设,打造思政教育品牌,构筑铸魂育人新高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守正创新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形成了头雁领航聚合力,铸魂育人谱新篇的良好育人氛围。
二、三阶递进,铸魂育人
思政部“铸魂育人项目”汇总表
思政部教师第一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了以“思政教育工作室”为中心、以“特色文化育人品牌”为梁柱、以“课程思政微课”为辐射的三维度交互育人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具有山职特色的职业教育铸魂育人氛围,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教育工作室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课名师,以思政教育长期性的认知,用持续建设的思想,将铸魂育人工程的根基筑牢。思政教育工作室重点研究思政教育热点、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探索职业学校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机制和新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教育并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
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在落实“三全育人”、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中,通过挖掘山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文化,弘扬太行、吕梁、右玉等革命精神,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质和学校特色的个性化、高品位文化育人品牌。
思政微课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教学为基础,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用智慧的语言、巧妙的情境创设激活思政课堂,记录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中的某个知识点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课示范课堂和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工作室+育人品牌+思政微课”的三维育人模式,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规律,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构建共享平台,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把守正创新落实到铸魂育人工作中,使思政建设有更大的进步、思政教育有更高的提升,从而进一步达成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头雁领航,实践育人
支部教师参加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
经过三年建设期,建成了党总支书记蒋晋红主持的“蒋晋红思政工作室”;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杨辉主持的“五链多元”育新人、教师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伊丽亚主持的“自媒体矩阵赋能红色文化育人”以及“党建领航铸魂 红润桃李芬芳”、“厚植廉洁文化 建设清廉山职”、“社团思政基因式育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生态链”“博闻求是社团”、“1+3”思政科研润心砺能、“行走的思政课”9项特色文化育人品牌;还有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相关的44节课程思政微课。
在建设过程中,支部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用好山西红色教育“活教材”,实现了多主体育人,建成了德育教育基地22家;与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签订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协议;与太行纪念馆、高君宇纪念馆等联合录制10节“追溯三晋红色记忆、传承三晋红色基因”微党课;与中国煤炭博物馆联合录制10节“山西煤、山西美”省情教育大课;并与团委、学工部合作开展“青春兴晋”“红色研学”等“行走的思政课”,参与学生达到 7000+人次,通过寻访“红色足迹”,寻找“青春榜样”,推动学生在强技能、力践行中实现真信仰,思政教育见力见效,有效实现师生双向奔赴,双效提升。
四、奋进强国行,师生同逐梦
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比赛获得两项国家一等奖
教师第一党支部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形成独特的经验,推广思政课建设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重要作用,赢得广泛赞誉。支部教师团队积极耕耘,出版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新形势下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改革与探索》等多部著作,成果丰硕。同时,支部教师还完成了“新时代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自媒体在提升思政课获得感中的研究”等20余项省级教科研课题,研究深入且富有实效。此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吸引了来自500余所院校的近万名师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是荣获2023年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称号。
支部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多次获得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并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山西省职业教育德育与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山西省青年智库研究员,充分展现了支部教师的业务实力,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了榜样,进一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思政课堂的有效性与适应性显著增强,育人成果斐然。近年来,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及实际入党人数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参军报国的热情也持续高涨。通过各项文化育人品牌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助力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奖200余项。2024年支部教师指导的两部作品获全国红色全景资源创意展示大赛国赛一等奖。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满意度持续上升。这不仅体现了思政课堂在培养学生政治素养方面的显著成效,也彰显了我们在育人道路上的坚实步伐和卓越成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