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会计学院“行走的思政课”暨兼职班主任沙龙顺利举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周年,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第一年之际,为弘扬爱国爱党精神,传播上海城市红色文化,拓展实践育人空间,9月24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近30名2024级、2023级本科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携手2024级兼职班主任陈昶宜、武凯文,2023级兼职班主任官峰、马慧和生沛澍,共同踏上了一场融合式、沉浸式的“行走的思政课”之旅。本次活动特邀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潘秦保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多伦路街区的红色记忆”这一主题,引领师生们通过这场“人文行走”,重温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斗争中的光辉历程,深入了解英雄人物事迹,传承革命先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红色之旅启程于鲁迅故居,潘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鲁迅先生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关系,以及他如何通过文学创作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随后,带领大家探访瞿秋白故居,感受其与鲁迅先生的深厚友谊及革命贡献,并介绍了“左翼文化对角线”的概念。


接下来,大家跟随潘老师来到江苏省委机关旧址恒丰里,追忆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同志的英勇事迹,其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内山书店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见证了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行至革命烈士赵世炎故居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师生们被赵世炎同志的光辉事迹所震撼。在深入了解了左联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以及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文化反围剿”的文化斗争历程,大家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文人志士坚定的革命精神。



2024年会计学院“行走的思政课”
上海·虹口
2024.09.24
最后,李白故居成为红色之旅的终点。潘老师向大家讲述了秘密战线英雄李白同志的事迹,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其英勇就义令人动容。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人民城市行走实践育人路线,是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的精品线路之一。会计学院的师生们通过虹口区多伦路街区的这场人文行走,拓展了学习场域,创新了学习模式,有效地拓展了实践育人的空间。师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上海的城市斗争史、红色文化史以及党的秘密战线工作的艰辛与伟大,更是在内心深处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鲁迅、茅盾等左翼文化战士用笔战斗而来,也是无数像陈延年、赵世炎、李白等这样的革命先辈用奋斗和牺牲换来,他们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值得大家永远铭记、学习和发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排除万难、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行走的思政课”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一场由兼职班主任参与的培训沙龙。活动中,会计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赵果为新任兼职班主任们介绍了学校兼职班主任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六个一”工作的具体内容,为大家明确了工作要求与未来努力方向。接下来,兼职班主任们将结合今天这场“人文行走”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奋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