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精神启后人
——学习李大钊先生事迹
人文学院 20社工2班 张晓琪 指导老师万力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乐亭县,家乡临近的昌黎县城北边,有一座五峰山,山上扎根石缝一株劲松,李大钊“孤松”的笔名,便取意于这株松树,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无疑就是那棵孤松的化身。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李大钊归国,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鼓舞,他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与此同时,一大批时代青年通过李大钊的文章转而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在监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一无所获的军阀给了他纸笔让他自己交代“罪行”,李大钊却酣畅淋漓地写下了一篇长文。在这篇“自述”中,李大钊先生回顾了自己壮烈,革命的一生,表达了坚定信仰和伟大抱负。宣传了反对帝国主义改造中国点革命主张,全文只字没有泄露国家机密。1927年4月28日下午,李大钊等人被荷枪实弹的士兵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里,一个庞大的绞刑架下,李大钊从容地看了看绞索第一个登上了绞刑台,作了此生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如今,李大钊先生为之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已是世界第一大政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建党百年华诞,在各大荧幕上,都播放着一系列庆祝建党百年专题电视剧。“中华民族之振兴,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这是李大钊先生在《觉醒年代》这部剧中的演讲震撼人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壮大,离不开像李大钊这样的共产党人的奋斗和牺牲。在这部中我看到了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为了中华国富民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愿意奋斗终生。革命之中毫不退缩的李大钊,在夫人赵纫兰面前,却是憨憨的憨坨。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畏牺牲,才会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前辈们点燃炬火,新一辈的年轻人紧紧跟随。作为当代新青年的我们,深知正直青春,应担当大任,不虚度年华,积极向上,努力拼搏。
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要像李大钊学习,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之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李大钊之所以能够做到初心不移,首要原因就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理解和认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在实现伟大梦想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应学习李大钊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之心。
学习他的党性忠诚之心,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首要政治本色和政治品质。学习他的干净之心,修炼一尘不染的干净之心。李大钊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始终坚持修炼自己一尘不染的干净之心。在物质生活方面,李大钊始终坚持过“简易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讲过“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党史知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反思经验,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做完新一代青年,更应该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脚下的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