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5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全国决选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由我校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孙美琳、孙文瑶指导,学生赵一凡、康文俊朗诵的作品《这样的攀登者》获得“评委会荣誉奖”;教师王海燕、孙文瑶指导,学生马昕、曲俊桦朗诵的作品《行走的脊梁》获得“优秀作品奖”。作品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据悉,本届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80所高校提交的1208部作品,其中100部作品进入复选,25部作品进入终选,参与高校及作品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峰,我校在入选作品数量和获奖数量上均名列前茅,实现连续十年获奖。
本届“齐越节”是时隔三届后再次举行的线下朗诵盛会。为了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自接到大会公告起,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研室就开始积极筹划、用心选取作品,举办了“献给祖国的声音”朗诵大赛,甄选出《这样的攀登者》《行走的脊梁》《声震长空》《黎明的通知》《青春》5部作品参赛。此次活动,为我校热爱朗诵艺术的学子提供了一展风采、互相交流、学习和提高的平台,让选手们用声音致敬经典,用声音记录历史,用声音歌颂时代。
作品《这样的攀登者》讲述了一名攀登者在悬崖峭壁间受尽磨难,但仍不畏艰险坚定的向上攀登的故事。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最终把自己的身体悬挂成一面峭壁上的旗帜,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攀登者象征的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攀登精神。
作品《行走的脊梁》根据《人民日报》的同名报告文学改编。主人公分别是电台女主播和泰山女挑山工。作品通过跨时空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基层劳动人民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敬中国广播诞辰一百年,致敬挑山工不怕苦不怕难的“挑山精神”。
大赛期间,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王杨,专业教师王海燕教授、孙良副教授参与了主题为“传诵经典·心向未来”的第25届齐越朗诵艺术节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2023年会,并作主题发言。
成绩的取得是对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水平的有力肯定。下一步,学院将继续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继续依托“双国字”品牌建设,凸显党建引领,深挖专业特色,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努力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口语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