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职大人工智能学院教工党支部砥砺担当推进 “强国行”专项行动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工党支部对标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建设“四个一”工程,创新“一体三微”课程思政品牌,搭建创新平台,弘扬“六美”精神,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和全国样板党支部的“桥头堡”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广大师生投身于南宁乃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四个一”工程,开展党建党联。
主动与党委政府、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村等党组织开展联学联建,构建党建共享共建工作样态。大力推进“四个一”工程,即1个支委成员负责1支服务队伍,开展1个共建项目,建立1个联学联建基地,以微党课、理论宣讲、科普展示、读书报告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党建共建共享,与社区、中小学、养老院、村委会等基层党组织建立定点联学联建基地。
联学联建“四个一”工程
与横岭村党总支签订共建协议
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育服务
创新“一体三微”课程思政品牌,打造互联网新形态的思政教学。以立德树人为体,将思政微要点、职业微素养、技能微行为全面融入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实践及技能拓展等各个环节,确保育人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地有效展开。深化校企合作,基于对“企业岗位群”工作内容的深入剖析,以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真实模拟了软件开发的全流程,编撰配套的课程教材。通过配套教材中的工作手册、笔记卡、实训卡以及评价卡等多种形式,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技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体三微”的思政教学实践模式案例
打造创新平台,推动科技赋能
建设科研创新平台。依托国家级创新中心,通过实施双“一二四”的运营架构,即一条主线实现一个目标、匠师共融双元管理、四大平台支撑四大功能,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携手华为、奇安信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攻关,共育高技能人才,服务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搭建技术技能平台。党员教师牵头,大力建设鲲鹏南宁新型智慧城市研发平台、技术应用创新中心和安全应急服务中心等技术平台,加强技术攻关。目前已建成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南宁市大师工作室1个、南宁市物联网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以及1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近三年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100多项,产生经济效益四百多万元。
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办学平台。面向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开展师资培训和技能培训,大力开发国际化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招收一批学历留学生,为事业单位、企业、中小学培训了大量技术人员。
弘扬“六美”精神,深化实践育人
打造“智慧引航 六美共育”教育服务品牌,大力弘扬 “六美”精神,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学生筑梦、逐梦、圆梦创建实践平台,全方位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
弘扬理论研学之美。依托学生社区功能空间,推进思政理论学习全面覆盖。院领导带头深入学生社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师生“学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利用辅导员工作室、一站式学习服务中心、易班工作站等育人阵地,通过交流研讨、案例教学、“微学习”、“微党课”、“微宣讲”等方式,提升广大党员、师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弘扬科技创新之美。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多功能展示、活动、体验等新场景,构建基于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项目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激发校企内生动力,鼓励党员师生带头攻克科技难题、考取行业顶级认证、开发并申报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推动学院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品质之美。举行大师工匠宣讲,传播工匠精神。邀请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广西工匠、广西技术能手来校开展讲座,让学生感受大国工匠的风采、体会成长成才之路的艰辛,激发学生十年铸剑、争创一流的工匠精神。建设大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校企合作工作室、信息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为师生提供磨炼技术、实践操作、攻坚克难、师徒传承的平台。
弘扬先锋榜样之美。开展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先锋榜样评选活动,树立模范标杆,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迹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教师和学生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把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学习、活动中。举行优秀校友走访活动,激励学生以扎实技能服务社会。开展朋辈榜样引领示范活动,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个人。
弘扬志愿服务之美。打造一体化、专业化、项目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平台,让志愿服务“专”起来、“亮”起来、“暖”起来。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平台,提供包括语言沟通、技术技能、应急处置、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建立对口定点服务点,打造每个志愿团队的代表性活动项目,学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与学校共同开发志愿服务系统,提供线上报名、线上审核、服务积分查询等线上服务功能,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化。
弘扬乡村振兴之美。开展职教帮扶活动,与县级职业教育学校建立对口帮扶,派出党员教师长期入驻支教,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师资培训、招生倾斜、物资捐赠等形式推动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活动,一对一结对帮扶农户。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庭,开展理论宣讲,传播先进文化,进行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