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北疆铸党建品牌,数智赋能筑育人堡垒--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6月,现有正式党员22人,预备党员1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行政人员6人,教辅1人;博士9人,硕士10人,本科4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9人。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持“强学力行提素养,凝心聚力促提升,科技赋能助发展”的品牌创建理念,围绕学校数智化新财经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四新”建设要求,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致力于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五大任务”的能力。
2024年,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名单,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树命名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被自治区教育工委选树命名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内蒙古财经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强学力行提素养,务实创新促融合
党支部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标《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质量标准》,持续优化组织设置,扎实落实党支部8项基本任务,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切实推进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党支部构建并不断完善“六化建设”体系,即理论学习常态化、组织生活规范化、支部活动多样化、支部党员合力化、党建业务一体化、党建工作系统化。以数字化转型和专业特色为背景,将学术方法、教研思路、数理逻辑思维融入党建工作,多样化、系统化开展有广度、有深度、有意义、有效果的支部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支部党员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开发智慧党建系统,为支部换届选举、党员发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党员帮扶、党建成果等提供数字化阵地。
凝心聚力促提升,科技赋能助发展
党支部聚焦“北疆教育心向党”党建品牌创建,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按照发挥特色优势、培育党建品牌、服务内涵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深化育人功能。围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定位,党支部着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以案例式教学为基础,探索出课堂全过程育人的思政模式,增强教师党支部育人功能。近3年,支部党员在教学大赛、指导学生、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获自治区级以上荣誉17项、校级30余项,为学科建设夯实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党建引领助教学 专家讲座促提升”活动
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围绕学院改革发展需求,依托“复杂系统协同控制实验室”“智慧农业关键设备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凝聚师生力量。组织“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GDC)专委会走进高校”等学术活动,为师生搭建与学界顶尖专家交流的桥梁,增强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支部党员承担自治区级以上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60多篇,专著3部,专利和软著30多项,指导“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项、自治区级奖项20余项,以系统化科学化党建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组织学术活动
以“双向帮扶”为纽带,激发教研新活力。针对学院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老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支部党员参加“传帮带”助课、老中青助研活动,提升学院教学科研整体水平,8名党员教师的教研项目辐射学院近30名专任教师,以“双向帮扶”举措为学院发展注入新力量,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支部书记培育为基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支部书记以身作则,近3年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0项,发表论文5篇,获自治区课程思政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多次在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中分享课程建设经验,组织专家讲座、培训助力学院教师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以“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带动支部党员、学院和学校教师投身培根铸魂工作,实现跨学院、跨学科资源共享、信息交流。
以服务“五大任务”为引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智慧农业关键设备研究中心”主动响应建设农业强国的号召,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研究、应用和转化,立项“乡村振兴智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助力学校乡村振兴包联点科技小院建设,努力为自治区经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贡献财大智慧。
乡村振兴包连点共建活动
以教育服务为依托,打造协同育人品牌。依托支部党员负责的学校公益组织,团结全校师生开展捐赠图书、校园清洁、下乡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资源优势,开展“党建红”引领“教育优”系列活动,与学校乡村振兴包连点杭锦旗巴拉贡学校签订党建共建协议,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图形计算与感知交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GCL)的师生为回民区学校开展“厚植科学土壤,夯实创新之基”科普活动,打造协同育人品牌。
志愿活动
深化宣教引方向,示范引领树标杆
为发挥好模范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筑牢基层党建根基,教工第一党支部借助多元化平台,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党员和党支部系列短视频,讲述基层党员的感人故事和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支部书记讲模范支部》视频在北疆先锋平台和中组部共产党员网“党课开讲啦”栏目展播;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专题文章《聚力培育样板支部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凝练总结可借鉴党建模式;在支部共建、双创专题辅导活动中,为兄弟院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提供针对性意见建议。党支部开展的各类活动被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内蒙古卫视、奔腾融媒、北疆新闻、北疆先锋、草原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政务新媒体、内蒙古教育发布公众号、鄂尔多斯杭锦旗“澎湃”政务等权威媒体宣传报道,全面展现党支部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效。
锚定未来,教工第一党支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创新引擎,为党建工作注入全新活力。创新升级“六化建设”,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开展党建联建,引入多元创新理念打造协同育人品牌,加强跨领域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丰富深化实践育人形式提升党员师生的综合素质,借助新媒体等创新手段宣传党建成果,扩大影响力,让党支部成为高校党建创新发展的闪耀名片,在强国建设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创新领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