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党支部、学工党支部赴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开展“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2025-01-06 10:07:15 王少龙 郭子豪 李沂泽

中国传统金箔文化起源于东晋,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其金箔锻制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1231日,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成员、学工党支部成员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吕蔷蔷以及辅导员老师们的带领下,赴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开展以“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以实地探访、文化交流、学习体验等形式,近距离感受金箔之美,技艺之精,文化之渊,精神之恒。

金箔之美,在于其流光溢彩,非凡魅力。党员同志们首先参观了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展览馆。通过讲解员的详实解说,大家初步了解了金箔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陈列的一件件珍贵展品不仅展示了金箔这一古老技艺的精湛与华美,更诉说着千年技艺的辉煌历史与传承之路。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展示馆

技艺之精,在于其制作精妙,工艺精湛。尤其是“打箔”这一环节,匠人需要将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经过25000多次的捶打,才能制作出薄如蝉翼、软似绸缎的金箔。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并积极提问,得到了细致解答,无不惊叹于精湛技艺所展现的非凡魅力。

参观展览馆

文化之渊,在于其非遗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金箔制作工艺发源于南京,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是这项技艺的主要承载者。金箔煅制作为中国非遗文化之一,是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文化之渊的深厚底蕴所在。

精神之恒,在于其工匠精神,传承创新。每一项中国瑰宝级技艺的传承都是一段充满智慧与坚持的历史,它们通过世代匠人的口传心授和不断创新,得以流传至今。王必生是目前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在他们一代代传承人的坚持下,金箔煅制技艺得以流传,并开发出了各种金箔深加工产品。

为进一步体验金箔文化的魅力,大家亲手体验了贴金过程。贴金对象为一只葫芦,取“福禄”平安的寓意。在视频教学和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大家开始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完成后,每位博士生党员与搭档的本科生党员互换“金葫芦”,寓意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里“福禄双双,喜乐平安”。作为新时代的中共党员,中国非遗文化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精神文化和价值更加需要我们去理解、去体会、去继承、去发扬光大。

体验贴金工艺并制作“金葫芦”

通过此次党日活动,大家深刻领略到了传统金箔制造技艺的精湛与非凡,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南京金箔总厂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传统技艺必将更好的发扬光大,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技艺、文化和精神,又要紧跟时代浪潮,积极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文:王少龙、郭子豪、李沂泽

编辑:方栋

审核:吕蔷蔷


责任编辑:乔松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成员、学工党支部成员赴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