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乡土幼教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数字化行动研究基地园第6期研讨会顺利开展

2024-09-24 19:38:27 王可儿等

2024731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一般项目“我国‘新乡土幼教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功举办了数字化行动研究基地园第六期研讨会暨反向教研活动。本期活动由课题组成员于浩担任主持人,课题组五位成员围绕课题组“1+3+N+1”的行动路径,根据各自负责对接的区域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与此同时,也邀请了各地区教研员、基地园园长、教师以及课题组负责人王海英教授对于行动研究的已有成果及未来展望进行进一步回应。此处提及“1+3+N+1”的行动路径指的是以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为抓手(“1”),构建“园-村”、“园-社”、“城-乡”关系(“3”),发挥一定的辐射力量(“N”),并形成相关的保障制度(“1”)。

首先,课题组成员王雨琦对于四川德阳地区所进行的行动研究进行了总结,在分享中我们看到,德阳地区的教研员与教育行政协同的机制及制度较为完善,教育系统内外联动性较强。紧接着,课题组成员徐嘉敏对于云南墨江及山西介休所开展的行动研究进行了总结,我们看到两地教研员及基地园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积极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探索。针对墨江地区产生的过程性困惑,课题组负责人王海英教授提出,以儿童的好奇心为触点,尽可能把资源多样化、类型化,卷入到孩子的发展中来,形成理想的共荣状态;针对介休地区产生的过程性困惑,溧阳别幼李美琴园长、溧阳实幼吴彩萍园长以及课题组成员徐付晓博士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接下来,课题组成员于浩针对云南通海县的行动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我们看到通海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幼儿研学安全制度,与此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保障“园-村”、“园-社”、“城-乡”关系的更多制度。然后,课题组成员王可儿对于浙江富阳开展的行动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富阳地区较为完善的教研制度网络使得基地园在行动研究时有了更为充分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多方力量卷入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最后,课题组成员薛曼莉对于湖南长沙及江苏溧阳的行动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我们也可以看到长沙县在教研员引领下结合常规课程进行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溧阳市则在教研员的引领下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并总结出了一些工具。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薛曼莉也代表课题组向各地教研员以及基地园的园长们提出了新乡土幼教初步的五角模型以供探讨。

在本次会议中,各地教研员也针对各地情况进行了回应与反馈,课题组负责人王海英教授也提出了对于五角模型进一步优化的期望以及对于各地教研员和园所积极行动的感谢。田野之中,处处都是生机,新乡土幼教课题组也在期待着更多美好的故事和经验能够浇灌着我们新乡土幼教的理念,点亮我们的实践之路。

责任编辑:王玲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国‘新乡土幼教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数字化行动研究基地园第6期研讨会顺利开展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