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庭审、法官说法,这所高校主打“沉浸式”普法

2025-01-07 22:23:31 甬派 徐凯阳 梁思伟

“我在做PPT时,使用了别人的表情包,构成侵权吗?” 

“我负责协助运营学院公众号,我在上面发表的文章著作权归谁呢?”

4月26日,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并当庭宣判。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40余名大学生旁听此次庭审。旁听结束后,大学生围绕“侵权”向法官提问。

庭审现场

庭审现场

这场既严谨详实又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是海曙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检察院、市律协举行的知识产权沙龙。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意识到自己也拥有知识产权,应该学会保护,更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

“高校是知识产权生产密集单位,大学生是创新创造的重要群体。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普及知识产权知识、传播知识产权文化,意义非凡。”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波说,未来,他们将继续加强与宁波财经学院的合作联建,在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权转化和知识产权普法宣教等方面,进一步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为高校在立德树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持。

通过“共享法庭”大学生旁听庭审现场

通过“共享法庭”大学生旁听庭审现场

据了解,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与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已于2021年11月正式签约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并于2022年7月1日进一步签订了党建联建协议。双方以数据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共享为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创新,突破了时空限制,为近4600余名师生营造了一个“全沉浸式”的育人环境。这种“共享法庭+共享课堂”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法治育人的影响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并在2023年5月被浙江省委确定为“高校校企地党建联建”的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保护法普法进校园

知识产权保护法普法进校园

“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名师教学团队’的优势,持续探索党建与育人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务求实效’的法治育人工作新格局。”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王瑞说,接下来,学院创新与第三方力量的合作,打破以高校教师为育人主体的壁垒,打造身份多元、优势叠加、职能互补、专兼职结合的育人团队,不断实现思政育人和法治育人的具体化、体验化、实效化。

责任编辑:邵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高校与法院积极联动,借助人民法院“共享法庭”平台,大学生从云端走进知识产权赋能中心,聆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们的专业解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