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辽宁科技学院绘画教研室党支部教师创作大型油画《东北抗联伟绩》组画

发布时间:2025-01-14 19:21:42

本溪市抗战打响第一枪,发表第一份抗日宣言“国歌原创素材地”,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主要根据地,全国著名的抗联革命老区之一革命文化资源丰富

辽宁科技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弘扬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立“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组建红色抗联党员科研先锋团队获批“辽宁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辽宁抗联研究实践基地”等,标志着我校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迈向了“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的全新阶段。

绘画教研室党支部全国高校率先将“东北抗联精神育人”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全过程,实现抗联精神育人与专业技能育人的协同效应,立德树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研室党支部油画专业教师将近5年东北抗联主题创作画面进行归纳提升,创作四联组画以义勇军、赵尚志、杨靖宇等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的典型事件史实为素材,创作出主题宏大、形象鲜明、题材振奋、作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制作精美的东北抗联题材绘画作品---大型油画《东北抗联伟绩》组画。该作品进一步提升抗联史实教育职能、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深感染人们,追昔抚今,怀念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敬仰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了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息的崇高思想境界。抗联精神已成为引领新时代积极奋斗的一面旗帜,辽宁人以新面貌担当新作为,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共和国工业长子正在完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历史使命,并不断地从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战胜困难、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将近5年的东北抗联主题创作100余幅作品进行归纳提升,凝练《义勇军魂》《杨靖宇创建老秃顶抗日革命根据地》《赵尚志的政治军事学校》《本溪县梨树甸子伏击战大捷》义勇抗联史上典型事件、动感构图、不同色调、生动将士形象、现实主义写实性语言等创作出大型油画作品《东北抗联伟绩》组画,4幅作品每幅是独立事件独立作品,4幅画联起来展现东北抗联的丰功伟绩,讴歌伟大东北抗联精神。

作品一:《义勇军魂》草图2.0米x4.0米

                                           作品一:《义勇军魂》2.0米x4.0米

表现内容:本溪市桓仁县“东北抗战红都”,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原创素材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唐聚伍任自卫军总司令,联合14县在桓仁隆重举行誓师大会,打响了民众反抗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洲国”政权的第一枪。誓师大会的《告武装同志书》被称作是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出师表”,感动了田汉和夏衍,《告武装同志书》和东北义勇军抗战事迹成为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生活原型与典型材料。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把国歌画出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前进进…”

构成因素:红黄色调、画面上方国歌歌词文字、右上方长城、下前方奋起战斗的战士、前进中的中华民众组成的血肉长城、抗联旗帜等。

画面组织:将叠加组织有序写实的奋起战士、前进中的中华民众与长城、歌词文字等造型因素在红黄色调的笼罩下,通过战火硝烟串联起来,表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再现国歌的雄壮。

作品二:《靖宇创建老秃顶抗日根据地》草图1.0米x2.0米

                                作品二:《靖宇创建老秃顶抗日根据地》1.0米x2.0米

表现内容: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坚持战斗。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创作杨靖宇将军领导创建了桓仁老秃顶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场面。

构成因素:灰白色调、冬日冰天雪地的老秃顶子山、杨靖宇将军唯一头像图片创作的全身像,战斗的将士、受伤仍然战斗的将士、战马、抗联一军军旗等。

画面组织:以冬日冰天雪地的老秃顶子山为背景,杨靖宇将军指挥战斗的将士、受伤仍然战斗的将士作战时正面英雄群像,形成三角形构图,整个画面战火硝烟弥漫、战马嘶叫声、军旗摇动,使人人身临其境,心为震撼。

作品三:《赵尚志政治军事学校》草图2.0x4.0米

                                    作品三:《赵尚志政治军事学校》2.0x4.0米

表现内容:1936年1月26日,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定:“为了教育和培养大批军政干部,设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的政治军事学校”赵尚志任校长,4月的一个睛朗上午,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在木刻楞工棚举行开学典礼。赵尚志说:“抗联部队急需一批政治可靠、懂得游击战术、善于指挥、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我们办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每个学员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水平。”军校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没有笔记本,学员们就到山上扒桦村皮,没有粉笔,学员就用烧的木炭代替。军校经常没有粮食吃,学员就到山上挖野菜、摘野果充饥…… 军校制定了《临时简章草案》、《军事教育大纲》等章程和规章制度,军校共举办三期,培养学员250人。

构成因素:夏日暖阳黄色调,参天大树、简陋的教室、讲课的赵尚志将军、听课武装的抗联将士、书籍、武器等。

画面组织:夏日暖阳,参天大树下,讲课的赵尚志将军挥舞着手臂,与聚精会神听课武装的抗联将士形成多三角形构图,画面很静,只能听到赵尚志将军讲政治、军事和文化课的声音。人物写实,表现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作品四:《本溪县梨树甸子伏击战大捷》草图2.0x4.0米

作品四:《本溪县梨树甸子伏击战大捷》2.0x4.0米

表现内容:抗联一师主力部队按照杨靖宇军长命令向本、桓地区转移。日本奉天教导团与伪东边道“剿匪”司令邵本良部配合,“讨伐”杨靖宇率领的部队。1936年4月30日,杨靖宇率部队来到本溪县东部的赛马集山区。这里山高路隘,地形险要,有利于伏击围歼敌人。杨靖宇决定在此给邵本良部以毁灭性的打击。在梨树甸子大东沟设下埋伏,专待邵本良入彀。在飞机侦察未发现异常的情况下,邵本良和日本顾问带领司令部、1个加强营和1个炮兵中队共800余人闯入梨树甸子大东沟的抗联伏击圈。杨靖宇军长指挥抗联和地方武装对邵本良的大部队展开突然袭击,不到半天时间,邵本良部500余人被歼灭。炮兵中队长菊井少佐当场毙命,日本指导官英俊志雄躺在死尸堆里装死侥幸逃脱,邵本良也身负重伤。梨树甸子伏击战大捷是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著名战斗,鼓舞了人民抗日斗争的士气。

构成因素:春天灰绿色调、梨树甸子大东沟群山、伏击炮弹爆炸、炸死伤的日伪军、逃命的邵本良、战马、战车、战火、伏击的战士、拼杀的战士、指挥作战的杨靖宇、一军军旗等。

画面组织:为了突出伏击战大捷的伏击战场效果,把炸飞的日伪军、倒地的日本国旗、歼毙日伪军、逃命的邵本良放在画面的中心,杨靖宇将军手拿望眼镜在山梁上指挥作战,伏击的战士、山上向下冲杀战士做为画面烘托,爆炸声、射击声、嘶叫声、战火、远近的硝烟等烘托伏击战场画面。整个画面人物小,但要写实生动逼真。

《东北抗联伟绩》组画草图 2.0米x16.0米

《东北抗联伟绩》组画 2.0米x16.0米

   艺术特色:

   (1)动感构图,不同色调,用现实主义写实性语言表现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

   (2)展现义勇抗联史上典型事件,塑造鲜活的抗联将士,使人身临其境,心为震撼。

   (3)4幅作品每幅是独立事件独立作品,4幅画联起来以点带面展现东北抗联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责任编辑:霍长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绘画教研室党支部油画专业教师将近5年东北抗联主题创作画面进行归纳提升,创作四联组画大型油画《东北抗联伟绩》组画。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