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理论宣讲|历史性的跨越,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

2021-12-01 16:58:37 袁芬 王文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很荣幸能有此次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叫王文华,来自有陇上江南之称的甘肃省陇南市,是一名藏族的姑娘。提到我的家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奇迹,那就是脱贫攻坚。

 今天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共同走进脱贫攻坚那一抹描绘的锦绣山河。

一、 庄严的承诺

 其实在我看来,我家乡陇南的变化就是我们党兑现脱贫攻坚承诺的缩影。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请看,翻开泛黄的史书,“陇中苦瘠甲天下”的记载不绝如缕。但好在从1986年开始,国家将陇南市6个县列为国家贫困县进行扶持,开启了陇南扶贫开发历程。

王文华4.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脱贫难度极大”。专家也评价陇南“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经过10年集中攻坚,陇南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

王文华5.jpg

 那他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从穿衣戴帽到吃饭住行,点点滴滴都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衣:听妈妈说,之前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家能想象到吗?在我妈妈小时候陇南市的有些村民还没有鞋穿,光着脚走路也是普遍现象。但日子再苦,也不忘初心,始终坚持着白马文化的传承,大家请看,这就是白马服饰,这个帽子呢叫沙嘎帽,一般是用白羊毛毡做成的,因为之前县里科技还不发达,所以这些衣服啊,帽子等都是村里人自己手工做的。随着脱贫攻坚的打响,人们穿着逐渐好了起来,从能穿暖到体面再到讲品牌、讲款式、讲流行,不仅如此,现在县里也有专门做白马衣服的工厂了,操控着机器完成一系列工作,高效又精准。这,既是服饰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进步!

王文华7.jpg

 食:从吃不饱到丰衣足食。“食”这个方面来说,我就更加心疼我妈妈了。在我妈妈小时候,一日三餐全是野菜和玉米面在一块煮一煮,这就是一顿饭。我小时候吃饭慢还挑食,妈妈说要不是生活条件好起来了我这样的早就饿死了。打响脱贫攻坚战以后,陇南人个个都能吃饱,吃好。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祝酒歌,生活终于不用担心食不果腹了。

王文华8.jpg


 在这里我想致敬一位老人,他的伟大贡献和改革开放以及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使百姓饱尝饥饿之苦历经数年之久的现状一去不复返,步入了人人都能吃饱、吃好的美好岁月,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爷爷,在此向您致敬!

王文华9.jpg

 住:下半截是石头,上半截是土坯。这是70年代陇南农村住房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后,农村家家住进了新房,这个新房其实也不是咱们现在住的那种楼房,是大家伙一起盖的“乡间别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我们不难看出,脱贫攻坚后住房形态铿锵迈进新时代。

王文华10.jpg

 行:天堑变通途,行路不再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陇南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大家请看图片,这座山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政府给铺了路。那没铺路之前是怎么走的呢?我记得我妈妈说,下山的时候要抓住身边一切能抓住的东西,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滚下去了。但现在,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陇南人民实现了高速梦;兰渝铁路建成通车,陇南人民实现了“铁路梦”;陇南成县机场建成通航,陇南人民实现了“飞天梦”。

王文华11.jpg

 请大家欣赏一下现在的陇南景色。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村可以体现一个县的风貌。在陇南的每一个村落,挂在村民脸上的笑容足以证实脱贫攻坚发生的变化和今天的幸福,记录着生活从短缺到殷实、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王文华12.jpg

 承诺如金,战鼓催征。2021年2月25日,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崭新篇章。当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王文华13.jpg

二、 人民的力量

这一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答卷”,凝结了成千上万脱贫攻坚者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及我们的时代楷模。

 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她就是黄文秀,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王文华15.jpg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青春的力量不可或缺。在黄文秀工作过的八桂大地,一大批“80后”“90后”青年干部以她为榜样,在脱贫一线冲锋陷阵、挥洒青春,践行初心和使命。

大家请看这两组数据。1.6万亿元。这是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的金额数。

王文华16.jpg

300多万名。这是全国驻村扶贫干部总人数,他们中有1800多人不幸牺牲在扶贫一线,没能亲耳听到胜利的庄严宣告。在中国,脱贫攻坚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持续的真金白银的投入,是前赴后继的奉献与牺牲,是不为任何事所惑所困的战略定力。

三、 光明的前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眺望新征程,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王文华18.jpg

 前人踏浪而行,披荆斩棘,方开创出这繁华盛世。作为新时代青年人不仅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珍贵成果,更要志存高远,百炼成钢,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梦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扛起历史使命。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让我们挥鞭策马启程,逐梦不负青春!

王文华19.jpg


责任编辑:袁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理论宣讲|历史性的跨越,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