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工支部开展“强国有我”寒假线上支教活动——系列报道(四)

发布时间:2025-02-11 11:54:39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进可谓如火如荼,在华北以及东部南部经济温热气候带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建筑的保温、供暖以及相关能源消耗需要因地制宜的设计建造。202527日,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工支部开展强国有我寒假线上支教活动,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刘思彤老师针对我国东北地区以寒冷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的特征,为蛟河市中小学生讲述了一节东北地区如何利用新能源构筑节能建筑的科普课。

蛟河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温度3-5°C,为了抵御这种寒冷气候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东北寒地建筑的形态构成以厚重、规整为主,房间的户型格局争取获得更多阳光,各个空间组织的设计都要避免寒风侵袭。东北寒地住宅多以南北向为主,而北向封闭式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可减小寒冷冬季建筑内部热能消耗与散失。与我国南部地区相比,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建造技术、建筑材料、构造形式仍然很难在东北寒地建筑中应用与推广。合理利用新能源、减少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以及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在东北地区建设绿色建筑的必要措施。刘思彤老师介绍,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风能等。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鼓励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减少资源使用的同时还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室内环境采光好、舒适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不可再生的能源,实现绿色环保节能。

通过刘思彤老师的细心形象降解,孩子们对“自发热”的暖房子充满了好奇,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提问了如何自建或改造“被动房”等方面的问题,刘思彤老师结合实例给予了细致的回答。此次支教活动是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星火筑梦”支教团2025年度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教工党支部的支教老师细心准备,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结合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自己承担研究的课题,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彰显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此次支教活动也丰富了“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内涵,做到了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的充分结合。

责任编辑:于翔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工支部副书记刘思彤老师开展“强国有我”寒假线上支教活动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