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乡村产业发展,萃取振兴真经验” ——装饰设计专业党支部赴禹州市刘门村开展实践育人专项行动(一)
2024年12月31日,建筑工程学院装饰设计专业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韩煜、符强、董世豪和骨干教师魏二剑等带领学生志愿者团队,深入许昌市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开展以“调研乡村产业发展,萃取振兴真经验”为主题的实践育人专项行动。通过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柿子产业发展规划,服务乡村经济发展提质升级,实现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机制,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团队在刘门村党群活动中心与村党支部书记及成员座谈交流。李海亮书记介绍了刘门村依托柿子产业走出的致富之路,通过“1331”发展模式,村庄柿树林地已扩展至近5000亩,年采摘鲜柿200多万公斤,村集体经济创收超30万元,并通过柿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形成鲜柿采摘、柿饼加工、柿醋和柿子酒等多元化产品,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
在调研过程中,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柿子种植、采摘等情况。在柿子醋加工车间,师生们亲眼目睹了柿子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了解了柿子醋的制作工艺和技术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师生们加深了对乡村生活的了解,感受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对乡村产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认识。
刘门村这种以村民为主体,结合本地特色资源,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是对传统乡村发展路径的一次创新实践,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师生们也表示将积极借鉴刘门村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去,希望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为更多的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这次“强国行”实践育人活动不仅是一次有益的社会实践和学习机会,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响应和积极贡献。刘门村的成功经验,展示了在尊重乡村特色和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有效激发乡村的内在活力,推动乡村走向繁荣。建筑工程学院装饰设计专业党支部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刘门村的柿子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