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党支部共建工作案例

2024-10-08 08:39:56

校企“1+1+1”支部共建将高校党建、国企党建、人才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合作共建、结对帮扶等形式,开启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理论与系统党支部紧密围绕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党委关于支部结对共建工作的总体要求,自20177月起与华电天仁公司数字化电站党支部以及华北电力大学博控计1646党支部开展教工-企业-学生党支部“1+1+1”结对共建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召开座谈会4次,参与人次达到80余人,联合培养学生6人次,合作科研项目2项,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启动共建仪式,制定共建方针

201774日,共建仪式在华北电力大学主楼E606隆重召开,华电天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彦超同志,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峰同志,总经理助理余心民同志,党群工作部经理夏芳同志;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威同志,常务副院长房方同志,副院长刘向杰同志,党委副书记谢桂庆同志;以及三个支部的支部书记、部分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启动仪式上制定了合作共建的目标与宗旨: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共同前进的原则,理清发展思路,做好近期、中长期的阶段发展规划,并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改进组织生活、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构建资源共享、多向流动、合作共赢的校企“1+1+1”党支部共建新模式。形成了包括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活动开展互通以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共建形式与内容。为合作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交流沟通,形成全方位合作

支部开展座谈会4次,参与人次超过80人。座谈会将支部共建活动与党的十九大相结合,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相关活动,提升了党员们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在座谈会上,党员同志们还积极交流学习心得与党务管理工作经验,互相商讨并了解彼此支部情况,并通过参与对方单位党建活动,进一步明确支部共建思路及共建方案,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通过深入交流,双方支部还围绕党建管理平台的研发,包括功能拓展、组织管理、提升使用率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工作并达成一致,要充分利用双方单位的党建资源,定期共同开展组织活动,相互交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标。

同时,座谈会上双方还在研究生培养与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取得了显著成绩。

三、升级研究生工作站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华电天仁公司长期设有研究生工作站,但以往存在着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沟通不畅甚至出现分歧等导致研究生工作站效率不高的现象。双方开展合作共建以来,围绕提升研究生工作站效率开展了多次研讨,就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一系列举措,并启动了6名研究生开展联合培养工作。

初步形成了研究生跟随项目、双方导师定期交流的新模式,一方面,研究生跟随公司项目可以快速熟悉课题研究对象、理清研究工作与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拓视野、把握重点、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双方导师定期交流可以加强沟通,了解学生动向,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对学生的课题方向与进展形成很好的把握,规避了死角,提升了效率。

合作培养以来,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四、项目合作

共建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双方卓有成效的沟通和交流,还形成2项科研项目的合作,分别针对电网友好型发电技术以及火力发电灵活高效技术开展研究,项目均面向企业的研发需求以及教师的研究方向,也针对了我国当前能源电力的发展亟需。同时,有2名联合培养的学生还参与到项目中,在项目合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在共建方针的指导下,共建支部将继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争取取得更多的成绩,服务于党建合作,全面提升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支部的优势互补与双赢。


责任编辑:肖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校企“1+1+1”党支部共建将高校党建、国企党建、人才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启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