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领航三促进”实践,提升育人实效

2024-10-03 19:44:04 程铃钫 欧飞

开展“三领航三促进”实践,提升育人实效

—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机电与高数教研室党支部好案例

党支部基本情况

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机电与高数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由程铃钫副教授担任。支部党员结构合理,现有教工党员16人,男性4人,女性12人,副教授2人,讲师14人,其中支部书记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2024年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一、“立项活动”背景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的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社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工党支部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着引领作用,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贡献力量。面对专业发展中的新挑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机电与高数教研室党支部能够紧密结合本系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学生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通过“三领航三培育”实践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素质、教学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七个有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二、“立项活动”开展过程

(一)思想领航,促进教工党员以德立教

党支部坚持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点、立足点、着力点,充分发掘育人元素,汇聚全员育人的价值链。支部严格“三会一课”制度,精心策划组织生活,建立“六个1”载体,即“上好一堂主题党课、推荐一本党史读物、参加一次专题讲座、举办一次理论学习研讨、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树立一个榜样标杆”。

支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研讨、案例教育,以及邀请课程思政专家作专题讲座,保质保量的理论学习提升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师德修养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站等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对活动、政策进行多层面、多途径的专题宣传,以浓郁的氛围推进师德教育。追寻榜样之光,坚守平凡的事业。组织全体教师党员观看央视专题节目《榜样8》,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各位党员同志践行教育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的生动事迹。全体教工党员表示当以榜样为标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当前两地办学和日常教学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科研各项任务,确保学院“2+2”办学模式安全有序落地。

(二)“头雁”领航,促进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积极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工程,全面提升支部书记在政治、文化、能力和业务方面的素养。支部书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党建与业务双融合的中坚力量。严格遵循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高校基层。在疫情防控中,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累计386小时,捐款4338元。

紧密结合高校党组织“双创”工程,通过“六个基本”建设,增强党支部组织力。支部重视培育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所有教师党员兼任班主任,特别关注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构建三级就业服务网。实施能力培养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服务载体建设,拓展就业渠道,确保教育脱贫和精准帮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就业保障。

(三)赛事领航,促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为加强"一系一品"项目与党建工作的融合,支部利用数学建模协会、电子科技创新协会、软件协会等平台,结合专业教师指导,发挥专业优势。教师提升党建意识,将党的理念融入教学与竞赛,成功组织多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并取得佳绩。该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党建+学科竞赛"的育人模式通过竞赛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提升。完善了"教学-科研-竞赛"相结合的活动模式,特别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促进学习、竞争和良好学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学院素质教育的亮点。

三、“立项活动”成效

(一)党建业务强融合,师生互学促提升

教工党员在党建引领下的竞赛培训中不断练就专业本领,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提升学生的竞赛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在学科竞赛中发挥着“传帮带”作用,通过“双向激励”引导机制,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2024年支部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工党员积极投身到社区小区参加为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支部于2021年度荣获院“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深耕课程思政沃土,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支部党员获批2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1支省级教学名师团队;获批4项院级课程思政项目,4项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支部书记入选福建省课程思政专家库,入选第二批福建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获第三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三等奖;一位教工党员获得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近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76篇,其中SCI4篇;获批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获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30余项;各类教改项目45项;获院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三)学科竞赛捷报频传,社会需求稳步提升

教学与科研工作扎实开展,“一系一品”成果不断有新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开始,建模团队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福建赛区)一等奖18项,二等奖47项;在国际(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共获得国际一等奖1项,国际二等奖8项,国际三等奖26项,优秀奖11项。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113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ICT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共获奖200余项。与此同时,我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我院平均水平,其中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效果更是得到提升,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初次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5%。并且经过问卷和实地调研统计,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超过95%。

四、经验启示

(一)强化党建+业务融合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支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模范履行党建责任,注重发挥政治功能,把党组织的作用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技能竞赛、人才培养等全过程。

(二)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坚持引导学科教师主动学习,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和实践,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对外通过参加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对内充分利用教工党支部和教研室专题研讨等基层组织机构加强业务交流,不断提升教师思政能力,保障“课程思政”与党建有机融合实施。

(三)砥砺奋进树标杆,牢牢把握“七个有力”

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机电与高数教研室党支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把握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积极开展“七个有力”党支部相关实践探索。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向新台阶,为培育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程铃钫、欧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开展“三领航三促进”实践,提升育人实效为主体模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