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保护大运河,宣传大运河和传承大运河精神,2020年10月美术学院18级视觉传达专业以及19级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专业的500多名学生来到了沧州市东光县谢家坝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写生过程中,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近运河,感受运河的悠久文化,欣赏运河沿岸风光,最终用自己的创作展现出了他们心中美丽的运河。
本期展出作品为2019级美术学5班同学创作,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画中的运河!
杜皓甜:
作品中描绘的是沧州大运河的一角,这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景色非常宜人,我将这美景用画笔画了下来,把运河美丽的景色永远保存在我的心中。
高颖:
在大运河写生中风景最多的就是树和房子,通过面对实景写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训练正确的观察能力,处理好色调和色彩的搭配关系,形体的点线面以及空间透视,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和秩序感。
韩子馨:
这幅画运用了水粉的绘画手法刻画了大运河,描绘了大运河由远到近的景象,远处的树用了较多灰描绘,用重颜色压了一遍暗部和投影,近处运用了较多亮色,来表达近实远虚的效果。
李凯凯:
我画中主要描绘的是村庄里的一座老房子,用画笔和颜色描绘了由炽热的阳光照耀下的颜色和影子,院子晒着厚厚的棉被有着淳朴的生活气息。沧州境内215公里的大运河,历经两千年风雨侵蚀、岁月沧桑的洗礼,始终保持着原始、朴拙的自然景色,凸显了古运河独有的特质与气魄。
李莎:
这幅画描绘的是大运河的支流部分,色彩为灰调整个颜色最为丰富最为细节的地方为大运河的描绘,天空、树林部分由远到近虚实拉开。这次绘画增添了我对大运河的了解,使我更加热爱和喜欢大运河的美丽风景。
李喜雨:
通过写生大运河,我们也更加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和现状。画了这运河一角展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画面感受到美丽的大运河。
李元蕊:
在运河水势震天的年代,谢家坝对防御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在这里,我看到了保护运河志愿者的身影。他们那坚定的眼神,铿锵的脚步让我感到有了这些美丽的身影,我们的大运河一定会更加美丽。
林楚楚:
我所画的是居民房屋的一角,透过一片墙面看到房屋顶部,以结构为主表现房屋穿插关系。因为当时天气并没有那么明朗,所以主要用互补色表现早晨时的明暗对比,突出主体物,又结合了天气来画,所以色调表现的有点灰暗。
彭涵:
在大运河我选的这幅画是画的农家屋舍街道的一个场景,天空蔚蓝地面土黄,在色彩的构成上我运用到了冷暖对比;在空间透视上我运用了远、中、近,拉开了空间感、距离感,这三种关系上切实的拉开颜色,画面变得丰富多彩;在笔法的运用上远处的景物可采用透明薄画法、湿画法,自远而近不需太过于拘泥于细节的刻画。
邱一凡:
十月已然是秋天,而阳光还是那么灿烂,它热情地将阳光洒在树上,慷慨地洒在运河里,又透过树影偷偷地洒在小羊的背上,有的小羊腼腆,和伙伴挤在一起不愿抬头,有的小羊不紧不慢地跟在大家屁股后面,大概和我们一样享受着没有一丝凉意的秋日午后吧。
宋子璇:
这幅画我画的是大运河附近的房屋,我认为人眼能够欣赏一幅画作最终都是因为有光,所以我画的光感很强,另外这幅画我采用的是竖构图,更容易提现远近层次。
田卓雅:
水彩风景写生,最重要的就是亲身体会大自然的美,而不是坐在画室里,与世隔绝的进行创作。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形式的美,进一步体会其中的美妙,一处砖瓦、一面白墙、一个山丘、一片麦田等等,只要用心观察,都可以发现它们的特色,融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王焕君:
我对大运河并不陌生,我的中学时代和大学生活也是跟随运河的陪伴,对运河有深厚的情感,尤其是运河周围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我的作品就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村庄,红褐色的墙体,蔚蓝色的天空,处处都是这样宁静。
王欣倩:
这幅画是大运河附近的一处废弃小屋的门,铁红的门上有红色的铁锈,有一种历史的沉淀感,门前的绿叶生机盎然,“红”与“绿”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