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万家团圆、灯火辉煌的时刻。然而,在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以下简称“安医大接受站”),18名工作人员却默默坚守岗位,用奉献与责任传递着人间的大爱。他们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休,为遗体(器官)捐献者提供接收和后续服务,让无私奉献的善举得以实现。
责任在肩,春节也不停歇
安医大接受站的工作人员均由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教职工担任,目前共有18人。他们不仅承担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还要随时待命,确保每一位捐献者的善举得到及时和妥善的处理。仅在春节期间,就接收了10位“大体老师”,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常年坚守,行动诠释大爱
除夕,工作人员朱友余老师接到电话后,驱车230公里赶往天长市。面对家属的悲痛,他郑重鞠躬、细致完成接收流程,返程时已是凌晨三点。“家属的一句‘谢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朱老师说。
心怀敬意,善待每次捐献
春节期间接受的“大体老师”中,有1例角膜捐献成功帮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捐献者家属对我们说:“希望能帮到别人,就像曾经有人帮助过我们一样。”这份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让受捐者重获光明,也让捐献者的生命得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成为人间大爱的最好诠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