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沪苏1号”填补草鱼良种空白

发布时间:2025-01-17 11:01:36

□ 上海三农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4年审定水产新品种,其中就包括中国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该品种填补了中国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草鱼长期没有良种的空白,是中国水产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突破。

5-

草鱼作为我国四大家鱼,生长速度快,饲料成本低,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淡水物种,也是老百姓获取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20世纪50年代前,草鱼养殖一直依赖从江河中捞取天然苗种;50年代末,我国成功突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推动草鱼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从70年代起,养殖草鱼出现生长速度减慢、抗病抗逆性能下降等种质退化问题,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

草鱼在长江流域性成熟至少需要4年,其良种选育需要20年左右,是世界公认的水产科研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牵头下,联合全国五家科研院所共同完成了“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草鱼原种收集和考种”项目,开启了草鱼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了草鱼种质的国家标准,为后续的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世纪初,李思发教授的学生李家乐教授建立团队,联合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草鱼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在李思发教授系统的资源调查和鉴定基础上,团队以长江水系野生草鱼为选育基础群体,采用家系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方法,以体重增长为目标性状,经过连续4代选育,成功培育出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经测试鉴定,“沪苏1号”池塘养殖1龄、2龄鱼体重均比长江水系草鱼未选育后代提高20%左右,在广东、江西等省试养效果良好。

“草鱼良种需求量大,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全国草鱼主产区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和平台很愿意,很希望将良种推广到全国草鱼主要产区,团队也有信心把良种推广好。”团队负责人李家乐教授介绍,“沪苏1号”的人工繁苗、鱼苗培育、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技术很容易掌握,受到养殖户的普遍欢迎。据预测,2025年“沪苏1号”在全国覆盖率可达到30%以上,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草鱼产量可增产33万吨以上。这一成果对于保障中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质种源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是上海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展示了上海农业科技的雄厚实力,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上海将继续发挥科技优势和种源优势,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俊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李家乐教授团队成功培育出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填补了中国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草鱼长期没有良种的空白。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