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一体”卓越技师特色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任洪亮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卓越技师”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实践,从构建卓越技师理念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五个方面,思考和探索“五元一体”的卓越技师特色文化体系,提升“卓越”品牌的育人内涵。
关键词:卓越技师;特色文化;育人
为适应技能人才专业化、系统化和高端化的培养发展趋势,自2011年始,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先开创“卓越技师”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在课程领域建设模块化授课体系,在技能领域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技能大赛要求,多年来,逐步建立完善了职业素养课程化、常规管理习惯化和专业教学技能化的“卓越技师”人才培养体系,“卓越技师”已成为劳职院高职教育特色品牌。在“卓越技师”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理念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 “五元一体”的卓越技师特色文化体系。
一、以正确先进的办学思想为引领,构建“卓越技师”理念文化体系
(一)塑造具有“卓越”意义的学校精神。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原色,围绕“卓越”型的办学特色,提炼形成体现全体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的原生校训精神——“卓越技能 出彩人生”。建立“卓越”型管理制度规范,教师层面制定《教工守则》《辅导员廉洁自律规定》,学生层面制定《学生文明公约》,围绕校风、教风、学风一致的管理导向,常态化打造与“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班规、校规、教师行为常规、学生行为常规,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联动机制。
(二)设计凸显“卓越”特色的标识形象。围绕“卓越技师”品牌,形成了学院特色的“劳动”主题校徽、校歌。在校园形象工程中,系统性规划设计地表教室、园林、雕塑等标识建筑,突出“卓越”特色。加强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载体顶层设计,形成“卓越技师” 特色宣传的整体效应和影响。
(三)积淀校史文化。加强校史展览室阵地建设,突出“卓越技师”培养实践的工匠精神内涵,每年定期组织新生参观校史展览室、校园老建筑、老实习工厂,通过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成绩的直观感受,增强认同感,强化技能为先的价值导向。
二、加强专业技能内涵建设,构建“卓越技师”专业文化体系
(一)以技能大赛备赛团队、学生科技社团(鲨鱼技能团、计算机竞赛协会等)为主体开展经常性技能实训日常活动,组织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开展系列技能创新活动,以校内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目前已经举办到第16届,每年举办一届)为主要依托,构建起以技能技术实训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文化素养,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卓越”型专业技能实践队伍。
(二)深化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卓越技师班”联合培养的针对性,实现校园卓越文化与企业卓越文化的无缝对接,打造目标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连接,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精准连接,学生学习同实习就业的精准连接。“卓越技师班”每个专业均配备配齐“双师型”专任教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指导与训练。实施一体化教学,结合生产岗位需要,引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方法,实现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效统一。依托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基地,实行订单式培养,高端引领、技能为先的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深化。
三、加强实践技能型学科建设,构建“卓越技师”课程文化体系
(一)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课程考核评价上导向卓越精神,实行以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导向的“卓越技师”形成性过程考核方式。专业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岗位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卓越”型职业素质。
(二)创新竞赛型教学方式。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发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把“卓越”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技能竞赛,使之与专业课程密切结合,通过基础教学与竞技项目的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赛促学、以学促能。
(三)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卓越精神。以学院“建装卓越班”为例,学生从大一下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