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校企育人力量 培养卓越农牧人才

2022-10-10 09:01:07 光明日报 汪楚琪 谭力铭

中国的肉盘子如何端稳?”“‘猪芯片’的‘卡脖子’技术怎么攻关?”……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面向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2022级新生提出的问题。由大先生为新同学上第一课,是华中农业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传统,也是动科动医学院基于“科教融合、产教融通”育人理念,培养新时代卓越农牧人才的探索。

创新农牧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代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卓越农牧人才。近年来,陈焕春带领动科动医学院在增强师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上勤耕不辍,不断创新新时代卓越农牧人才培养模式。

“科技创新必须与社会需求、国家战略对接起来。”陈焕春认为,熟悉掌握前沿、尖端、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必须先了解发展中国家农牧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升国内农业科学技术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全球意识。

陈焕春院士为新生上入学第一课。华中农大供图

陈焕春院士为新生上入学第一课。华中农大供图

学院结合各专业特点和行业实际情况,针对农牧人才培养存在的“行业认知不深、专业认同不够、知识体系不全、综合能力不强”四大问题,厘清思路,探索路径。一方面问计于专家教授,另一方面深入产业一线,全面了解企业迫切想要解决什么新问题、行业需要什么新技术、产业缺少什么新人才,逐渐探索出一条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路。

2022届毕业生李恩来就读于“力源”班,这个以企业命名的班级,每学期都会邀请桂林力源集团的企业班主任授课。不同身份、不同行业的企业班主任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行业,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过企业班主任的指导,李恩来很早就清楚产业一线需要何种人才、何种能力。在读期间,她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后如愿进入桂林力源集团工作。不仅开启了自己的事业,还成为院企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拓宽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既是企业家,也是老师。”上市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高原这样介绍自己。在学院,像徐高原一样有双重身份的企业家还有很多,他们或来到学校,或组织学生前往企业,为同学们讲授产业一线的发展情况。

“学院及时研判畜牧兽医行业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科教融合、产教融通’育人理念。”动科动医学院党委书记刘兴斌介绍,以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学院融合产、科、教资源,融通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构建价值共同体、研学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拓展校企协同育人路径,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丰富学习实践载体,提升教育教学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