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人工作研究 | 育人感悟 | AI时代,辅导员如何“自洽”

AI时代,辅导员如何“自洽”

来源:吉林财经大学 作者:高泽宇 发布时间:2025-06-05 14:29:41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以惊涛骇浪之势冲击着传统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辅导员作为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专门力量,既需直面AI带来的效率革命与能力挑战,更需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辩证统一中寻找“自洽”的路径,这种“自洽”不仅是工作方法论的升级,更是育人理念的深层觉醒。只有充分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己所用,才能在技术赋能的同时不失育人温度。

一是要正确认识AI技术的发展为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AI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管理系统等工具,已在学生画像构建、心理预警、事务流程自动化等方面取得突破,这种技术赋能使辅导员工作效率得到新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新技术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也使辅导员普遍产生“技术焦虑”“本领恐慌”。此外,AI技术实践中产生的隐私保护、版权归属以及价值偏离等问题均对辅导员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如果简单地将育人工作简化为数据运维,难免会落入“算法依赖”的陷阱而丧失“精准思政”的敏锐感知力,从而导致辅导员人文关怀的缺位和教育温度的流失。

二是要主动利用AI技术提升工作效能。

生成式AI技术的深度情境理解和多模态能力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辅导员应当主动探索“AI辅导员”的功能,如高频事务自动化处理、校园生活服务、学业与职业规划指导等,以减轻事务性工作的负担。同时,辅导员需进一步了解AI技术并积极探索运用,将AI技术视为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和精准度的工具,而非简单的替代者。例如,通过定制AI智能体,为个性化教育和精准思政提供有力支持。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应始终保持对人类情感和深层逻辑的敏锐感知,如在需要人文关怀、复杂场景应对等环节,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三是要准确把握育人工作中AI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协同。

提升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是新时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精准思政”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均是作为有情感、有思想的“现实的人”,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中充分把握“人”的特质,面对数以百计的学生群体,辅导员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不尽相同。尽管AI技术能够在构建群体画像、整合思想动态、分析学业表现等数据方面展现出相当的技术优势,但仍需要辅导员老师结合自己的判断和工作经验实现“工具提效”和“人工赋能”的有机结合,才能够确保思政工作的精准性和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对教育本质坚守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并进。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交融的浪潮中,辅导员群体的“自洽”本质上是技术与人文的辩证统一。既要借AI之力突破效率边界,更需以教育者的主体性驾驭工具理性——将数据洞察转化为育人智慧,让算法逻辑服务于价值引领。唯有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初心,在精准施策中注入情感共鸣,在技术赋能中深化人文关怀,才能让AI真正成为点燃灵魂的“火种”而非冰冷的数据处理器。未来的教育图景中,辅导员应始终扮演“掌舵者”角色,在人机协同的新生态中,书写既有“科技锐度”又有“育人温度”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卫彦瑾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Baidu
map